本文的例子是我们在研究鬼箭羽时发现的一个新化合物,当时其绝对构型采用经验规则与已知绝对构型的进行比较来确定的,发表在Natural Product Research上。后来,我们采用量化计算的方式,同样的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绝对构型,下面详细的笔记,与诸位分享。 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…
学过药动的人都知道生物利用度(F)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,其反映了机体对药物的利用程度。Wikipedia上对生物利用度(Absolute bioavailability)的解释为:
In pharmacology, in order to determine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of a drug,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must be done to obtain a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vs time plot for the drug after both intravenous (iv) and extravascular (non-intravenous, i.e., oral) administration. The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is the dose-corrected area under curve (AUC) non-intravenous divided by AUC intravenous. For example,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F for a drug administered by the oral route (po) is given below.
那个这个生物利用度F是否可以认为是当药物口服的时候,进入体内的药物的百分比呢?即当生物利用度为10%,给药剂量为100mg时,那么进入体内的总药物量就是10mg。
缘何碎片质更高
反常里面藏玄妙
质谱是一门试验科学,而试验科学的精髓就是尊重试验的结果,这一点是我们搞试验人员必须时刻要牢记的。“试验”不是“实验”,你要不断的去尝试,尤其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(包括动手的尝试和动脑的尝试),而不是总重复别人,如给本科生上实验课一样。如何才能体现对试验的尊重呢?!千万不要用自己已知的经验去限定未知的试验现象,这可能也是专家(这里特指那些只会吹嘘,没有实践经验的人,不要对号入座。)的思想一般都比较顽固的缘故吧。专家的头脑中有过多的思维定式,遇到问题多是从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判断,如果不符合自己的经验,就会下结论“你做的试验有问题,重做!”。 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…
整理文件,看到一篇自己在2005年写的一个计划,希望在博士三年中在“内在修养、健康体魄、事业有成”三个方面有所进步。现在看来,有些东西不仅是博士三年要做的,也是我一生要继续努力的。下面红色的为自己今天的注释,其他为原版的文字,为了保持原样,错别字也没有修改。原始的文档保存在QQ收藏夹中,得以这么多年以后,还可以看到。
麻烦自找自受罪,好事多磨多无果!
早晨很早就来图书馆了,这个周末必须要把两件事做完。已经快中午了,还没有开始。碰到了Prof. M,一直聊她的事情,如果不是另一个PhD的到来,我现在估计还没有脱身。近来一些事情不断的应验,我越来越怀疑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,难道我是在梦中吗?如果我是在梦中,那么是谁在做梦?如果是我,我又怎知是自己在做梦?如果我知自己在做梦,那么我不应该是清醒的吗? 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…
Recent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