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参酚酸的裂解(2):同型原儿茶酸(homoprotocatechuic acid)
原文认为该化合物为2-羟基-3′,4′-二羟基苯乙酮,我仔细看了其碎片,觉得原来的归属不合理。
Some thoughts 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Modeling & Simulation
原文认为该化合物为2-羟基-3′,4′-二羟基苯乙酮,我仔细看了其碎片,觉得原来的归属不合理。
丹参的化学物质成分是当前研究最清楚的药材之一,里面主要有丹参酚酸和 丹参酮两大类成分,今天开始介绍的就是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。这类化合物的裂解比较简单,希望后面两周可以轻松一些。
在每天的裂解途径解析的时候,最后都要给出对应的化合物的结构信息,比如分子量、分子式等,每个化合物都要放到ChemDraw中去计算,然后再拷贝回来,效率低下,还比较容易出错。一直想写个在线的计算程序,输入SMILES,然后输出想要的结构性质和结构式,今天终于得空写好。
还是觉得这种有放射背景的图更好看一些,一切看心情吧。今天是甘草黄酮系列的最后一个化合物欧甘草素B,比前天的欧甘草素A多一个不饱和度。负离子中最高的为B1,3+离子m/z 201,这个质荷比是不是在好多甘草黄酮中都见过?
3-羟基光甘草醇属于二氢黄酮醇,结构上仅比前面介绍的光甘草醇在3位多一个羟基,不用想也知它们的裂解途径很相似。在负离子模式下,C环开裂生成A1,3+(m/z 203),并进一步失去CO2得到m/z 159。理论上还应该看到电荷在B环的B1,3+离子(m/z 203),但它的质荷比正好与A1,3+相同,是不是我们观测到的m/z 203为这两种离子的混合物呢?
欧甘草素A比光甘草定的母核相同,仅在3‘位多一个异戊烯基,它的正负离子质谱图的主要裂解途径与光甘草定一致,相同的裂解途径可以参考以前的文章,此处不再详述。
新版ChemDraw终于支持元素颜色标记了,同时调整了一下线条的粗细和背景,现在看起来自我感觉很不错,非常像ChemWriter的style。
首先对于裂解途径图中的一些默认设定再说明一下:(1)绿色背景为负离子模式,黄色背景为正离子模式;(2)质谱图中观测到的离子碎片的结构在裂解图中标注为“m/z ***”,如果结构下面没有,则表示其为裂解中间体(中括号省略了);(3)中性丢失碎片的标注为“NL: ***Da”;(4)结构上的单边箭头表示转移单电子,双边箭头表示转移一对电子;(4)不同碎片结构间的箭头指明裂解的过程,如果是双向箭头,则这两个结构是可以互变的。
已经连续4天是光甘草某某了,虽然名字上仅差一个字,但结构上差别还是很大的,不仅是一个酮或醇的差别。光甘草醇(其实一般酚羟基不叫醇的,这个名字起的,有点那个,还不如叫光甘草酚)在A和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,酸性都较强,均可丢失活泼氢而带负电荷,所以当C环发生1,3-断裂(这里也叫逆迪尔阿泽反应,RDA)后,根据电荷位点的不同,生成m/z 203和187。
早晨匆忙上班,发现大街上空荡荡的,走到地铁口,看到8号风球的警报,才知道上午不用上班了。昨天七夕,各路神仙都在发表对七夕的各种看法,即便生孩子的、加班的、甚至已到中年的也不例外。而我呢,给自己点了一套大餐,美美吃一顿,然后该干啥干啥。昨晚本想出去跑步,后来没去,好吧,雨中跑步确实显得有点过分哦。